时间:2023-06-13 10:23:24 | 浏览:80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全景照片)。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是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今,梵净山分布着以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为代表的2760余种野生动物和4390余种植物,是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2018年,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暮春时节的梵净山,处处皆绿,生机盎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是4月21日拍摄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无人机全景照片)。
这是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3月21日摄)。
新华社发(杨伟 摄)
4月13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及幼崽。
新华社发(梵净山管理局供图)
4月21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
4月21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印江县紫薇镇管理总站附近栖息的藏酋猴及幼崽。
这是4月20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野花(拼版照片)。
拼版照片:4月20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小动物。左上图为红胸角雉雌鸟(新华社发 李鹤 摄);左下图为橙翅噪鹛(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右上图为红胸角雉雄鸟(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右下角为松鼠(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社发
这是4月21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拍摄的生物廊道。修建此廊道的目的在于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强化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这是4月21日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拍摄的生物廊道。修建此廊道的目的在于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强化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无人机照片)。
作者:杨文斌
来源: 新华网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是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今,梵净山分布着以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为代表的2760余种野生动物和4390余种植物,是中
来源:新华网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是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如今,梵净山分布着以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为代表的2760余种野生动物和4390余
丨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贵州梵净山丨▲ 梵净山红云金顶。- 风物君语 -就在今天(7月2日)下午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铜仁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这里不仅风光秀美,物种繁多更是一座佛教名
人生总要去一次“梵天净土”吧!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梵净山亦是中国五大佛教圣地。自古以来,弥勒道场梵净山与文殊道场五台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齐名。是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
梵净山红云金顶,海拔2494米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坐高铁到铜仁南站,每天有固定的大巴到梵净山 ,票价35元1人,车程1小时左右,坐高铁到铜仁南站已经下午了建议到铜仁市区住一宿,第二天前往,驾车到从铜仁市区到梵净山全程约120.5公
中新网贵州铜仁5月31日电 题:探访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的“守护卫士”作者 寇中秋 朱子立 肖鑫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平镇管理总站河口管理站,翻开林管员队长张树成的巡护记录本,里面记录着他和队友们每天进山巡护的详细信息,厚厚的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拍摄的佛光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鹤摄)新华社贵阳12月25日电(记者吴思、汪军)“这片原来都是荒坡,现在漫山遍野都是树。”程德林介绍起家门口的这片林子,高兴又自豪。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缠溪镇周家坳村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
当时,在波斯湾西岸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很多人开始以为听错了。没错,就是贵州铜仁的梵净山最终获表决通过。这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
新华社贵阳7月7日电 题:云梯万步天路远——中国梵净山何以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汪军“我的家乡梵净山,红云金顶入云端;云梯万步天路远,风雨飘飘几千年。”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唱出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天生丽质。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 12月3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迎来2020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万宝岩、蘑菇石、红云金顶等
撰文 / 周江 (贵州师范大学)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世界旅游日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世界旅游日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1970年9月27日,国际官方旅游联盟在墨西哥
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梵净山雪景。杨飞 摄12月3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迎来2020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万宝岩、蘑菇石、红云金顶等景点银装素裹,在云雾中若隐若
7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称,当地时间7月2日11时36分,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至此,我
慢游梵净山梵净山(Mount Fanjing):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